你的位置:鸡鸣山江南百景图怎么玩 > 新闻动态 > >吴帝李子通:宽厚仁义的隋末枭雄,一生三起三落,如何被唐朝消灭_杜伏威_左才相_沈法兴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吴帝李子通:宽厚仁义的隋末枭雄,一生三起三落,如何被唐朝消灭_杜伏威_左才相_沈法兴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43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大家好,我是尼摩船长,欢迎乘坐鹦鹉螺号,跟随我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。

李子通是隋末的一位著名枭雄,他的命运曲折多变,是少数被唐朝俘虏却未被处死的反叛领袖,相比于窦建德和王世充,他算是幸运一些。但李子通并未因此甘心屈服于唐朝,依然渴望东山再起,最终却像李密一样,惨遭唐朝的制裁。李子通一生的跌宕起伏,堪称三起三落,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回顾他传奇的历史。

一、反抗隋朝

李子通出生在贫苦的家庭,年轻时的生活异常艰辛,他常常以捕鱼打猎为生,艰苦的环境也锻造了他坚毅的性格。他不畏强暴,敢于挺身而出帮助他人,而对待敌人,他更是毫不留情,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恩怨,他也会彻底报复。大业十一年(615年),李子通投奔了占据长白山的博山公左才相,随他一同反抗隋朝。左才相见李子通勇猛善战,十分器重他,授予他大将军之职。

展开剩余76%

当时,反隋的义军领袖大多出身卑微,性格刚烈甚至残忍,就连左才相也不例外,唯独李子通待人宽厚仁义,特别是对待落难的同乡,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。这让许多义军将士都深受感动,纷纷投奔到李子通麾下,真心诚意地效忠他。左才相见李子通的影响力日益扩大,心生嫉妒之意,最终决定与他对抗。

李子通得知左才相对自己心生疑虑,便决定暂时避开冲突,带领兵马南下江淮。随后,杜伏威因与左才相的关系紧张,也开始向江淮地区进军,并与李子通联合反抗隋朝。然而,内部分歧加上隋朝大军的压迫,导致杜伏威与李子通的合作最终破裂。李子通只得退往海陵,在那里重新整顿兵力,集结起两万余人的军队,自封为将军。

二、吞并沈梁

到了武德二年(619年),李子通开始进攻江都,太守陈棱力敌不住,只得向梁王沈法兴和楚王杜伏威求援。两方军队前来支援,并分别驻扎在清流和杨子之间,距离不过数十里。此时,纳言毛文深机敏地提出一个计策,他建议李子通伪装成梁军偷袭楚军,挑起沈法兴与杜伏威的内部纷争。李子通采纳了这一计策,招募江南百姓装扮成梁军,在夜幕中悄悄袭击楚军营地。结果,杜伏威果然中计,误以为沈法兴在偷袭自己,便急忙调兵迎击梁军。

由于两军各自不愿先出手援救陈棱,李子通趁机集中全力攻下江都,胜利后自信心大增,自称皇帝,定国号为“吴”,年号“明政”。当时,沈法兴的丹阳郡守乐伯通被击败,看见李子通势力日益壮大,于是投降李子通,获封尚书左仆射。

三、对抗杜伏威

武德三年(620年),李子通乘胜追击,攻打沈法兴,击杀了梁将蒋元超。沈法兴兵败后逃亡,李子通成功占领了晋陵,并俘获了李百药和殷芊等梁朝将领。虽然战胜了敌人,李子通并没有杀掉俘虏,而是任命李百药为内史侍郎,负责文书事务,任命殷芊为太常卿,负责礼乐事务。这种仁爱之举让江南的士人十分感佩,纷纷归附他。

然而,杜伏威对李子通的崛起感到威胁,便派遣辅公祏前来讨伐李子通。辅公祏选择了精锐之士作为先锋,自己在后方指挥,临阵若退缩,必将严惩。楚军将士为了不受处死,拼死作战,最终大败吴军。李子通兵败,粮草耗尽,只得放弃江都,逃往京口。辅公祏紧追不舍,李子通只得退守至太湖。此后,李子通再次集结兵力,吞并沈法兴余部,在浙江北部一带重新崛起。

杜伏威见李子通再度东山再起,于是派遣王雄诞于武德四年(621年)发起新的进攻。两军在苏州激战,李子通终究败北,只能撤退到余杭。王雄诞趁势追击,最终逼得李子通投降。此时,杜伏威已归顺唐朝,便将李子通和乐伯通一同押往京城,献给唐高祖李渊。出乎意料的是,李渊并没有杀李子通和乐伯通,而是赦免了他们,并予以优厚的待遇。

四、出逃被杀

在被押送至京城之后,李子通和乐伯通的命运仍未彻底改变。李子通暗中对乐伯通说:“杜伏威已经归顺唐朝,可是江东尚未完全归附,如果我们能重新集结旧部,仍能重新割据一方,争取天下。”因此,李子通和乐伯通决定逃亡。然而,途中他们不幸被唐朝的官吏所捕,最终都被斩首示众。

总结来说,李子通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,虽然他在三次起伏之间屡次崛起,吞并陈棱、沈法兴等敌人,一度横扫江淮,但由于他与杜伏威的矛盾最终导致两者兵戎相见,最终李子通未能成功东山再起,终究败给了杜伏威,最终死于唐朝之手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F1伊莫拉:迈凯伦强势包揽前2,皮亚斯特里连续第一!加斯利进步神速
下一篇:*ST国华财务总监吴涤非因健康辞职 郭魁元接任